

虞城网讯(通讯员 何文学)“贫穷对一个人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而不自知,穷而不思变,穷而安于现状,甚至认命;这样的人,往往被贫穷一生捆绑和纠缠,最后只剩下抱怨、不满和麻木。”有位作家这样说。
现年虞城县古王集刘小庙52岁的黄文升,立志甩掉贫困的帽子,决心不让贫穷定了型。千辛万苦闯出创业路,终于苦尽甘来,“一朝看尽长安花”。他用自身实践有力证明:勤俭拼搏、勤务正业、智慧经营才是彻底拔掉穷根的康庄之路。
黄文升一生打拼,年青时候帮人加工过打火机,开过超市,在砖窑场干过砖机活……
往事不堪回首。19岁那年,就是在砖窑场干活时,一场意外,夺去了他的右腿,把他定格为一个三级残疾人,留下了终生遗憾。因此,他也曾气馁过,动摇过,流泪过,苦恼过,甚至于轻生过。但妻子小他好几岁,一儿一女还靠他养大成人,他不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要抗争,要破釜沉舟打赢翻身仗。带着残躯到处打零工,艰辛走过了14年的坎坷路程。
2015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老年手推车,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自己加工生产销售?3月初,商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驻村第一书记石涛同志走访时,石书记听后很支持,给他讲了许多国家关于扶持贫困户的政策,促使他下定了决心。说干就干,首先,他从亲戚处借来2.5万元,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助下,购买了生产工具和材料,但万事开头难,场地、材料虽然有了,技术却不成熟。那时他和妻子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要熬夜到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做手推车生意上了。冬天的时候天冷,他和妻子的手都冻裂了,夏天天气热,他的右腿假肢把大腿磨得血迹斑斑。因为不懂技术,前半年生产的手推车60%退货返回。于是他买来技术方面的书籍,也学会了用电脑查询,慢慢地技术熟练了,生产的手推车质量也上去了。后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顺利地注册了“商丘市助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因质量、价格、服务好,赢得了很多回头客,产品供不应求,周边其他市县乡的经销商纷纷前来定货,从原来单一的老年手推车,很快发展到座便椅、折叠车等几个品种,2016年销售额达40多万元。还带动4个贫困户,生产加工手推车,教他们学技术、做销售。
目前,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正帮公司申报医疗器械二类产品生产许可证事项,驻村工作队曾先后三次带他去省部门申报项目。从而带动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民早日脱贫奔小康,回报社会。
“公司起名助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其实际意义就是:助人为乐同时,也幸福快乐了自己。”驻村第一书记石涛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