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下岗工人被“逼”上创业路,种植苗木年入百万

    信息发布者:ZFQ15082945431
    2018-09-09 18:16:56   转载


    “现在的规模有80亩,开年后接到了20多万株小苗订单。”陈中友乐呵呵地说:“‘失业’当初还想不通,没想到几年时间创造出了百万资产。”

    陈中友年近50,曾被聘用在林业岗位上工作了11年时间,主要从事造林设计、规划和技术指导。90年代初期,陈中友由于是“临聘”人员身份,在机构改革中自然被列入“淘汰”的行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心爱的岗位。

    下岗工人被“逼”上创业路,种植苗木年入百万

    “下岗”后不久,他及时调整心态,凭着长期对造林行业的了解,使他受益匪浅,也和绿化苗木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开始艰难的创业之路。“如果不是‘下岗’,就不会‘逼’上这条路,也不会有今天。”陈中友说。

    资金不足,与朋友合资;劳力不足,他发动家人,加班加点,甚至通霄达旦。租地、引种、栽植,一个个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施肥、除草、修枝,一道道管理环节科学规范。在他的辛勤努力和朋友的支持下,一道道难题被迎刃而解,将苗圃发展到30多亩的规模。

    下岗工人被“逼”上创业路,种植苗木年入百万

    陈中友的发展之路还算比较顺利,苗木也逐步产生了效益。收入——投资,苗木基地在循环中象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008年,苗圃规模增加到50多亩,品种也从单纯的树种增加到竹种。

    然而,即将见到丰厚回报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从天而降,给刚创业起步的陈中友巨大的打击。2008年冬天,一向少有冰雪天气的纳溪,突如其来地下起了一场鹅毛大雪,冰冻天气将10多万株绵竹种苗冻死,经济损失达16万元。

    面对挫折,坚强倔犟的陈中友没有被防不胜防的自然灾害压倒,而是冷静思考应对,又四处筹措资金,马不停蹄引进了耐寒、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新品种引进后,“营养袋”育苗也取得了成功,销往贵州的龙竹成活率达到98%以上。

    “品种和技术的优势,很快打开了销售市场,2010年收入达50万元,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将苗圃规模扩大到80亩。”陈中友抑制不内心的喜悦。

    下岗工人被“逼”上创业路,种植苗木年入百万

    “去年,大叶龙竹卖出10万株,小叶龙竹20万株……今年的收入至少增加三成以上。”陈中友高兴地说,在他的带领下,周围有10多户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陈中友的苗木基地:槟榔高大挺拔,小叶榕枝茂叶盛,桂花散发出淡淡青香……起苗、打捆、装车、5、6名工人忙碌不停。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